第373章 朝鲜朝贡_大明:史上最狠暴君
小猫看书 > 大明:史上最狠暴君 > 第373章 朝鲜朝贡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73章 朝鲜朝贡

  第374章朝鲜朝贡

  自古以来不管是哪朝哪代,对待人才选拔都是极重视的,因为权力需要传承,不管是中枢,亦或是地方,何处缺少人才,如此一来权力就不完善了,这会造成统治的大麻烦,这是绝不能出现的问题。

  伴随着少府的体量不断膨胀,朱由校愈发感受到选才的紧迫性,独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教育和科举,看似是极为稳固的,可惜实用性人才、专业性人才太少了,四书五经读的再多再好,可终究无法转变成治政能力啊。

  朱由校不是没有进行过对比,一批没有参加过科举的底层吏役,跟一批止步于院试、乡试层级的读书人,通过少府举行的选拔考试,被安排到一批岗位上后,往往是吏役的适应能力更强更快,这似乎就能说明一些问题。

  同样都识文断字,可是就因为科举的门槛,却让他们有了截然不同的人生境遇,这让朱由校坚定一件事。

  要想方设法的撼动旧有科举制度,逐步在大明推广义务官学教育,构建起一套全新的教育体系,打通底层逆天改命的教育特权阻碍,剥离朝廷选才与科举的紧密联系,废除科举与赋予特权的政治拉拢,推动科举与文凭挂钩的必然联系,重建国朝选才的考试体制,唯有将上述这些逐一落实,那么以所谓士大夫思想为主导的特权群体,才可能会得到有效扼制,从而维系相对的公平公正。

  只是上述诸事太难做了,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大明分崩离析,毕竟真要这样做,势必会有大批的人跟大明离心离德。

  这是在掘他们的根啊!

  科举制度的出现和发展,使得贵族群体、世家门阀等逐步消亡,只是特权却不会就此消亡,只要有国朝存在,特权就不可能消亡,自赵宋往后的朝代,形成了以士大夫读书人为载体的新兴群体,而这一群体的规模更大,敢动他们的既得利益,那就等着承受他们的怒火与不满吧。

  所以这注定会是一个长期的斗争与博弈,唯有多方面的布局谋势,不断扶持起一批新兴群体,以增加顶起大明社稷的梁柱,方有可能打通正在被垄断的晋升渠道,让更多底层群体看到希望。

  乾清宫。

  “时间过得可真快啊,北直隶的秋闱都结束了。”

  对待太难办的事情,牵扯很是深远,朱由校都会选择进行拆解,一步步去推行落实,温水煮青蛙的效果,往往比轰轰烈烈要强。

  不过心情不错的朱由校,并没有留意到孙承宗的神态,朱由校之所以高兴,是因为卢象升,沈廷扬,倪元璐,苏观生这批人才,都通过了北直隶的乡试,获得了参加会试的资格。

  一批人杰的境遇啊,因为朱由校的干预,已然是发生改变了。

  王体乾强忍气喘,抬手作揖道:“山东巡抚袁可立加急呈递密奏,藩属朝鲜谴使至登莱沿海,恳请陛下能允准进京朝拜……”

  可是在过去这些时日吧,发生的事情实在太多,要解决的问题层出不穷,所以从钦定孙承宗为北直隶乡试主考官,孙传庭、史永安为乡试副考官,这期间除了颁道增加举人名额的中旨外,虽说定期有相应奏疏呈递御前,可朱由校都没有过多去问。

  朝鲜谴使朝贡?

  在旁站着的孙承宗,听到王体乾所讲之言,心底忍不住生出惊意,这毫无征兆下朝鲜王室谴使,倒还真是够稀奇的啊。

  而就在此时,司礼监掌印太监王体乾,行色匆匆的捧着一封奏疏,快步朝御前这边赶了过来。

  眼下在北直隶所辖的府州县,尚缺有不少父母官呢,朱由校需要从新科进士中,遴选一批人杰顶上,叫他们到底层去摔打磨练。

  “虽说此次乡试召开前后,是出现一些风波与情况,但整体是圆满的。”

  在朱由校的整体构想中,今后想被选进内阁为官,必须要拥有基层为官的资历,再想像过去那样,到翰林院、詹事府去镀金熬资历,对大明基层没有清晰了解,从而被选进内阁佐政,已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了!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xmks9.com。小猫看书手机版:https://m.xmks9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